是通過對項目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,如市場需求、資源供應、建設規模、工藝路線、設備選型、環境影響、資金籌措、盈利能力等,從技術 、經濟、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,并對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財務、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,從而提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咨詢意見,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。
可行性研究報告分為:政府審批核準用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融資用可行性研究報告。
(1)審批核準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側重關注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影響;具體概括為:政府立項審批,產業扶持,中外合作、股份合作、組建公司、征用土地。
(2)融資用報告側重關注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。具體概括為:銀行貸款,融資投資、投資建設、境外投資、上市融資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可行性報告。
1、企業投融資
此類研究報告通常要求市場分析準確、投資方案合理、并提供競爭分析、營銷計劃、管理方案、技術研發等實際運作方案。
2、國家發改委立項
此文件是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》和《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》而編寫,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立項的基礎文件,國家發改委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核準、備案或批復,決定某個項目是否實施。另外醫藥企業在申請相關證書時也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。
3、銀行貸款申請
商業銀行在貸款前進行風險評估時,需要項目方出具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報告,對于國內銀行,該報告由甲級資格單位出具,通常不需要再組織專家評審,部分銀行的貸款可行性研究報告不需要資格,但要求融資方案合理,分析正確,信息全面。另外在申請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資金 、工商注冊時往往也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,該文件類似用于銀行貸款的可研報告。
4、申請進口設備免稅
主要用于進口設備免稅用的可行性研究報告,申請辦理中外合資企業、外資企業項目確認書的項目需要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。
5、境外投資項目核準
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,對國外礦產資源和其他產業投資時,需要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報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或省發改委,需要申請中國進出口銀行境外投資重點項目信貸支持時,也需要可行性研究報告。
6、政府資金項目申報
企業為獲得政府的無償資助,需要對公司項目進行策劃、設計、技術創新、技術規劃等,編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包含管理團隊、技術路線、方案、財務預測等,是政府無償資助的項目申報的主要依據。
可行性研究報告簡稱可研報告。按國家現行投融資管理體制和政策規定,對新建項目和技改項目,在投資決策之前,要對擬建項目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分析和科學論證,包括對項目涉及的自然、社會、經濟、技術等方面進行調研、分析以及預測建成后的社會經濟效益,在此基礎上,綜臺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,財務的盈利性,經濟上的合理性等,從而為投決策和市批提供科學依據??裳袌蟾孀鳛轫椖客顿Y的專業研究報告,主要用于行政審批立項、征地審批、銀行貸款、招商合作等方面。
市場可行性、企業承辦可行性、SWOT分析可行性、經濟可行性、項目背景及實施必要性、社會意義可行性、財務評價可行性、工程與技術可行性
1、可行性研究:以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、經濟效益、資金來源、產品技術方案等內容,進行詳細分析和論證。
2、項目建議書:投資前對項目的輪廓性設想,主要從投資建設的必要性方面論述,分析投資建設的可行性。
3、項目申請報告:對擬建項目從規劃布局、資源利用、征地移民、生態環境、經濟和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綜合論證,為有關部門對企業投資項目進行核準提供依據。
4、資金申請報告:向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申請政策性補助資金的專項報告,順利通過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組織的審查、評估和篩選。
5、風險評估報告:對項目風險全方位地進行科學分析,以評估項目所面臨的風險等級,為投資方決策提供科學、嚴謹的依據,降低項目投資的風險。
6、投資價值報告:投資者能全方位、多視角地剖析和挖掘風險企業的投資價值,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。
7、課題研究報告:課題立項,國家級課題、省級課題、市級課題、縣級課題,階段性或終端性課題研究報告。
8、境外投資報告:以國家發改委相關政策依據,編制符合境外投資要求的材料,從項目名稱、投資方情況、必要性分析及投資環境、項目合作及資金情況、項目風險分析。
9、貸款申請報告:向政策性銀行、商業銀行等銀行申請貸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,是銀行風控等審核部門審查、評估、篩選的重要依據。
1、用于貸款
申請國開行、農發行中央專項建設基金貸款
商業銀行貸款
2、用于立項
發改委立項款
項目核準備案
拿地審批
3、企業“及”投資機構
用于項目內部決策
設立公司
企業融資
對外招商合作
IPO募投項目
4、各級政府部門
申請政府各部門專項資金補貼
各類項目申請報告
境外投資項目核準
申請進口設備免稅
? 可研報告不是簡明扼要有條理,思路不清晰
? 編制報告項目內容不符合政府及各相關機構政策要求
? 可研報告財務分析有問題,投資風險很大
? 可研報告沒有考慮到政府與投資機構的關注點
? 審批人看不懂項目的實施路徑,沒有可行性
? 如何有理有據分析項目的必要性與緊迫性